“易元麒”  医药文化浅谈 — 疾之所依/属

“易元麒” 医药文化浅谈 — 疾之所依/属

未知

马志航再拜师:



《易元麒》医药文化
 
古人云:千般灾难,不越三条:“一为内病,二为外发,三为它犯”


 
 一、疾之所属:
(1)经络受邪入脏腑,为内所因;
(2)四肢九窍,血脉相传,壅塞不通,为外所发;
(3)房室,金刃,虫兽,为它所犯。
 
        1.脾越好,身材越好:肾乃先天之本,脾乃后天之根;肾方向为北,脾所立为中;肾五色为黑,脾五色为黄;肾主骨,脾主肉(骨肉相连);肾五蕴属水,脾五蕴属土(水土相和),万物生长。古医书云:逆者肝脾肾心肺,顺者肝心脾肺肾;然而,湿邪又是最为常见,也是最难调理的,湿重时吃营养也很难被正常吸收。

        2.中医有云:千寒易去,一湿难除,湿性黏浊,如油入面。
        导致体内湿气的形成可分外因和内因,外因是空气中的湿度大而致,内因则是脾胃不健,脾运化祛湿能力差而导致湿气内滞。饮食不当,因喜食冷饮,贪吃生冷瓜果等寒凉之物,损伤人体阳气也会导致湿症。湿症还常常与其它因素结合而出现,如:寒湿、暑湿、风湿等症状。



        3.古人云:脾不虚,人不老,脾虚湿重老的快;湿症在天气潮湿时更容易发病,常见的症状有:头痛晕重、身体倦怠、腰腿酸痛、关节屈伸不利;或见两眼两腿脚浮肿;胸中郁闷、脘腹胀满、口淡、饮食无味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大便溏泻、舌苔厚腻、口角糜烂、尿黄、牙痛、咽喉痛、口干、口臭、口苦、头发及皮肤油腻等症状。这些都属于所谓的“湿气重”。

        4.医宗金鉴云:脾土荣养于四脏,若毒发于脾,是脾败矣;脾败则四脏亦随之而败;即缠绵时日,亦不过苟延性命而已。
        5.脾虚不运,气留生湿;脾脏能运化水湿。脾喜燥而恶湿,若脾阳振奋,脾脏健运,运水化湿功能正常,湿邪则不易致病。反之,湿气太重致人生病后,病人往往出现头昏头重、四肢酸懒、身重而痛。若要减轻湿邪伤人,必须重视护脾。只有脾胃阳气振奋,才能有效抵抗湿邪的侵袭,所以,闻信堂主张外贴脾腧,直接补益脾脏方是除湿的最好途径即根本所在。
 


 

二、病之所依

        1.一本叫做《找对病源,碱回生命》书开头一章写道:“人在一生下来的时候,身体大多属于健康的弱碱性环境,但在后天的各种坏习惯的影响下,身体会逐渐变酸,而身体逐渐变酸的直接后果就会滋生各种各样的疾病……当人体的pH数值处于7-7.35之间时,属于弱碱性体质,此时容易受到有小病痛或某些疾病的干扰;当人体的pH数值处于6.9-7之间,属于强酸性体质,此时人极容易患上如癌症之类的重大疾病。”

        2.所谓坏习惯,就是不注意摄入碱性食物、熬夜等。书中还提出:“通过研究表明,有超过70%的疾病和人体的酸性化有关,而那些致命的高危疾病患者,有超过90%的人属于酸性体质。”作者列举了感冒、精神不振、肾结石、风湿、皮肤病、气管炎、骨质疏松、糖尿病、高血压等几乎所有常见疾病,声称这都是酸性体质的表现。

        3.健康人的血液pH值在7.35到7.45之间。当血液pH值低于7.35,已经属于酸中毒了,是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。酸中毒一般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,病因也复杂多样。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、高热、腹泻、肠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,而呼吸性酸中毒则可由脑膜炎、血栓、脊髓灰质炎、支气管哮喘以及广泛性肺疾病引起。

         4.反之,如果血液的PH值高于7.45,则是碱中毒,同样是需要治疗的严重疾病。所以并不是“碱性体质”就是好的。酸碱中毒多由疾病导致,而非因为体液过酸过碱导致疾病,也不可能通过进食普通食物改变体液的酸碱性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中医处.上海站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023.10.25

标签:

发表评论 (已有 条评论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