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诗歌联播:李铁龙现代诗赏析

中国诗歌联播:李铁龙现代诗赏析

未知

丞真.生态农产品北京种植基地



 诗不艰深为大雅 李铁龙现代诗赏析
文/周志忠:

         今天早上,铁龙兄给我发来他发表在中国诗歌网的《李铁龙诗歌42首》。我迫不及待地拜读起来,每一首诗都仿佛是一扇窗,引领我走进他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。他的笔触细腻而深情,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世界的深刻感悟。我被其中蕴含的哲理与美感深深吸引,每一行诗句都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,在我的心海中闪耀。阅读这些诗歌,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,对铁龙兄的才华与情怀更是钦佩不已。

       铁龙兄的现代诗作,犹如一颗璀璨的文学明珠,闪耀着独特的价值光芒。其作品的文学价值,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细细品味:
       首先,他的诗歌喷发着积极向上的生命力。无论是描绘万物、勾勒人物,还是怀古思今,他的作品都散发出一种庄严而神圣的气息,令人敬仰与自豪。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,使得他的诗句中充满了灯火的璀璨、阳光的明媚、春风的温柔,以及情感与人性的真挚,给予读者无尽的精神鼓舞。

       在《童心》这首诗中,诗人以“童心”为主题,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描绘,展现了诗人对纯真岁月的怀念和对美好情感的向往。诗中“天蓝的云彩”、“鸽哨声”、“七弦琴”等意象,营造了一个温馨、浪漫的氛围,让人仿佛置身于童年的美好时光中。诗人写儿时眼中的夜晚“黑色的煤核/将红色的温暖/燃烧……。不落俗套。通过“母亲的微笑/把回家的路垫平”等句子,表达了对家的依恋和对母爱的感激。整首诗情感真挚,语言优美,充满了对童心的赞美和珍视。

       再看《窗花》,就是生活的剪影,幸福的印记。《窗花》以简洁而富有深意的语言,勾勒出一幅温馨而动人的生活画面。诗中,“贴上去/丰收的喜悦/剪下来/一年的劳顿”,寥寥数语,便将农民贴窗花这一传统习俗背后的深意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窗花不仅是节日的装饰,更是农民辛勤耕耘一年后的喜悦与收获的象征。“灯光下/溢满幸福的小屋”,通过“灯光”与“小屋”的意象,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,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份由内而外的幸福;而“悄然盘起疲惫的月色/秋夜无眠”,则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,将农民在丰收后的喜悦与疲惫交织的情感表现得恰到好处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象鲜明,情感真挚,不仅展现了窗花这一传统习俗的魅力,更传达了诗人对生活、对劳动的深刻理解和赞美。通过《窗花》,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农民丰收的喜悦,更能体会到他们背后的辛勤与付出,以及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。

        其次,铁龙先生的诗作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感悟。他的笔触广泛触及乡村、都市、机关、学校等多个生活领域,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图景。
       例如《绿芽》,诗人以“绿芽”为象征,寓意着生命的希望和新生。诗中“抖落寒冬积淀的孤寂”、“掬一捧沉沉的相思/抹一片爱的绿意”等句子,生动地描绘了绿芽在早春中破土而出的场景,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。诗人通过“大地拥起你袒裸的双肩/一瓣儿/醇苦/一瓣儿/惊奇”、“燃烧/生命的希冀/啊/你春的赞礼”等句子,进一步强调了绿芽所代表的生命力和希望。整首诗意象鲜明,情感饱满,富有感染力。 

      《历史》更是一首充满哲理的深邃而凝重的史诗。这首诗以深沉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,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深邃。诗人通过“故纸堆”“不能说话的尸骨”等意象,暗示历史的沧桑与悲剧,同时“金戈铁马”“顽强的倾诉”则传达出历史的激昂与不屈。诗中“经过雕琢的化石”“不朽的徽章”等比喻,生动形象地揭示了历史的永恒价值与不朽精神。整首诗语言凝练,意象鲜明,情感深沉,既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感慨,又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。通过巧妙的意象与深刻的哲理,诗人成功地将历史的宏大叙事与个人情感相结合,为读者呈现了一幅既真实又富有诗意的历史画卷。

        诗人善于从平凡生活中捕捉灵感,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思考,提炼出对人生的深刻体悟。这种体悟既是对个体生命的细腻剖析,也是对人类社会与自然宇宙的宏大反思。
        再者,他的诗作深受“冰山”理论的影响,追求简洁而深刻的表达。他善于将丰富的思想、情感与行为隐藏于文字背后,仅凭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浓郁的人间情感、深刻的社会思考以及普遍的自然哲理。
     《思想者》这首诗,以罗丹的雕塑作品《思想者》为灵感来源,通过丰富的想象和深刻的思考,展现了诗人对思想者形象的独特理解和感悟。诗中“手拄着世界/眼睛透出迷惘的光亮”等句子,生动地描绘了思想者的形象和内心世界。诗人通过“挣脱炼狱的思想”、“连接宇宙间游弋的星团”等句子,表达了对思想的无限追求和对宇宙的深刻洞察。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凝练,充满了哲思和力量。这种表达方式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深厚的内涵与韵味,令人回味无穷。
       此外,铁龙兄诗作还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创新精神。他将音乐、书法等艺术元素巧妙地融入诗歌之中,使其作品呈现出独特的节奏美与视觉美。

       《兰亭序》这首诗,以王羲之书法作品为题材,通过想象和联想,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对历史文化的敬仰。诗中“笔锋借着醉意/在站立的宣纸上挥洒豪迈的人生”,据考证,微醺状态下王羲之在书写《兰亭序》的时候,是两书童抻纸(宣纸上下垂立),生动地描绘了书法家略带醉意挥毫泼墨的场景。诗中最后一句“千古绝书/难再复原/也许是/因为/写者已经清醒”,引喻王羲之清醒了,却再也写不出《兰亭序》这样的绝代佳作。表达了对书法艺术的珍视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。整首诗意境开阔,语言流畅,充满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。

       正是他勇于探索新诗的表达手法与艺术风格,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诗歌语言与艺术风貌。
       铁龙先生的现代诗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。
       《月光局促》这首诗,以“月光局促”为背景,通过一系列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场景描绘,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。诗中“心很热就一件一件脱去欲望的外衣”、“雷声滚滚,饥渴似上顿不接下顿”等句子,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追求。诗人通过“柳暗烟轻,总算返回起始/远离无所不在的羁绊与怅惘”等句子,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。整首诗情感复杂,意象丰富,充满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和感悟。他的诗作语言优美、意象鲜明、情感真挚、意境深远,需要观赏者反复思考,才能领悟其中真正的含义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。

       总的来说,铁龙兄诗作以其积极向上的生命力、丰富的人生哲理与感悟、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与创新精神,在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并产生深远影响。他的作品不仅为现代诗的艺术表现注入了新的活力,更为读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       (乙巳蛇年正月初四于昊墨斋)
🌹🌹🌹🌹🌹🌹🌹🌹🌹

       作者周志忠:汉语言文学高级讲师,公务员退休。中国老年书画长春市朝阳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,书法作品在各级比赛中屡获奖项。近年来在中华诗词杂志、中国楹联、吉林日报等报刊、公众号、媒体发表诗词、楹联数百首(副)。
李铁龙:中国作家协会会员,中国诗歌学会理事,吉林省新诗学会会长,吉林省诗词学会工作指导组成员,吉林省政协书画院顾问,诗集获吉林省委省政府长白山文艺奖,中国郭小川诗歌奖。

标签:

发表评论 (已有 条评论)